瀏覽次數(shù) 12 2016年12月15日 15:33:01 麗江東巴谷生態(tài)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
滇西傈僳族民居——木楞房
木楞房是滇西一帶傈僳族典型的民居樣式,具有就地取材,因地制宜,建造方便的特點。木楞房一般用若干根長3—4米、直徑20厘米左右的云南松原木,在平地上一根一根,一層一層摞起搭建而成。木楞房的搭建,采用簡單的榫卯結構,不需要膠粘釘釘。木楞房沒有承重柱,所以也不需要挖基坑壘石腳。由于建造工藝不復雜,往往是一家一戶不需要外人幫助,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建起一間房子,而且新房建好就可以居住。再有一點,這樣的木楞房搬遷也很方便,只要將木楞房的每根楞條分別前后左右編好序號記在楞條上,拆了異地原樣重搭就成。
走進東巴谷民族村——傈僳人家。樸實好客的傈僳居民用歌聲來歡迎遠道而來的你,走進院落,便看見長長的刀梯,接下來就是展現(xiàn)傈僳族“上刀山”
傈僳族上刀桿
庭院中央,矗立著二根約20米高的粗大栗樹桿,木桿上綁有36把鋒利的長刀,每把刀相距尺許,刀刃全部朝上,銀光閃閃,形成一架讓人生畏的刀梯。就在人們敬畏擔憂之時,上刀桿必不可少的祭祀開始了,幾個穿著紅衣裳,頭戴紅包頭,光著腳的勇士,健步來到刀桿下,跪在一幅古代武將畫像前,然后雙手舉酒杯過頭,口中念念有詞,接著將酒一飲而盡。在鞭炮和鑼鼓聲中,他們縱身躍起,輕盈敏捷地爬上刀桿,赤腳蹬在鋒利的刀刃上,雙手抓著刀梯步一步往上爬。上到桿梯頂后,依次進行開天門、掛紅、撒谷等表演,還要作高難度倒立動作和燃放鞭炮。幾千名觀眾仰首觀望,不時爆發(fā)出陣陣喝彩聲。最后,"上刀桿"的人齊聚桿頂,以示勝利,又把一面面小紅旗擲向四方八面,祝愿傈僳族兒女大吉大利。然后,他們又從容地腳踩鋒利的刀刃次第而下,待他們平安站立在草坪上時,一個個神情自若,皮肉無一損傷。
下火海
刀桿節(jié)前夕,熊熊烈火映紅天際,聲聲芒鑼在山谷回蕩。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向火堆,參加刀桿節(jié)的開幕式--"跳火海"。在陣陣鞭炮和鑼鼓聲中,首先七八名"香通"(上刀桿表演者)為眾人表演"跳火舞"。他們上身裸露,光著腳,模仿各種禽獸動作,在一堆一堆燒紅的木炭上,來回跳動,還不時抓炭火在身上揩抹,圓渾的火球在手中翻滾、搓揉。他們毫不畏懼地在火堆里跳來跳去,并將燒紅的鐵鏈在手上傳來傳去,表現(xiàn)出英勇無畏的精神。經(jīng)過火的洗禮,意味著在新的一年里消除各種災難。
節(jié)日這天,幾十里內外的傈僳族群眾,穿著節(jié)日的盛裝,從四方八面匯集到刀桿場來。在夜幕降臨大地時,刀桿場上里里外外燃起許多火堆。廣場中央燃起的4個大火堆的熊熊烈火騰空而起,照射著滿場的人群。接著鑼聲響成一片,刀桿場上的人們互相拉起手來,圍著明亮的火堆,跳起輕快的舞蹈。當場上四堆烈火燃得只剩下紅紅的火炭時,活動的主持者宣布"跳火海"活動開始。這時,5個光著雙腳的剽勇漢子立即闖入場上的火海,在里面不停地彈跳,急促的腳步踩起無數(shù)的火花四處飛濺,好似飛逝的流星。接著,踩火者以閃電般的速度,個個手捧通紅的火炭,分別在臉上和身上擦洗,然后又讓火球在他們手中飛快地翻滾、搓揉。
在東巴谷傈僳院落,圍觀的游客時而歡快,時而緊張,時而贊嘆,時而驚訝,觀眾不時地發(fā)出陣陣喝彩聲。經(jīng)過一陣緊張激烈的表演,一堆堆火炭被踩成碎粒,火焰也奄奄一息時,"跳火海"活動才宣告結束。